父母起诉子母支付赡养费官司令人深思

养儿防老,天经地义,自古皆然。人间至深真情,莫过父母子女,此乃人伦之常。如果说十几二十年前,经济困顿岁月,温饱还是很多人生活中头等大事,儿女无力供养父母,老人由此与儿女对簿公堂犹可理解,现如今温饱问题早已解决,迈入小康乃至富裕生活时代,却仍不时有年迈体弱之双亲将不孝子女告上法庭,讨要物质赡养权利,令人唏嘘不已。
更令人叹息乃至愤慨的,是子女们对老人的冷横粗暴、白眼相向、不屑一顾,是兄弟姐妹们面对孤苦老人的相互推诿、互不相让、怨天尤人、你责我怪。经济发达时代,并不困苦甚至颇为富裕的几个子女,却养不活一个生己养己,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带大成人的古稀耄耋老人,是可忍孰不可忍?难怪一向沉静理性的法官们都要怒不可遏,拍案而起了!
二十年前,收入普遍较低,D市农村的赡养官司,法庭调解或判决的结果,不过是做儿女的每年供给父母几百斤稻米、几十斤菜油、加上每月十几二十元的花用。那时,法庭处理赡养官司,往往会借助村里干部和群众的力量,村干部教育教育、调和调和,邻里帮着劝说劝说,法官再顺势宣讲宣讲法律政策,儿女们很快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一起赡养纠纷就能顺利调解解决,父母子女仍不伤和气,一家人仍能维持和谐康乐,法官可谓功德圆满,成功的喜悦常能让他们自豪开心,很少有动肝火的。可如今,人们有钱了,赡养官司虽然相比以前要少,但矛盾激烈程度往往今非昔比,处理起来可谓难上加难,令法官再是苦口婆心地喊破嗓门也没用,劳形费神,身心俱疲。
近年来,H法庭受理的赡养案件中,有三起令笔者记忆犹深,其共同特点是被告都是三四位兄弟姐妹,作为原告的父母都是80多岁风烛残年、去日无多的高龄,且都是各被告将老人在法庭上推来推去,斤斤计较,互相责怪,任由父母在一边孤苦无助,涕泣连连,令人耳不忍闻、目不忍睹!
这三起案件,均经村队、乡镇乃至市里民调组织逐级调解,皆是无功而返。一起赡养家务事,尊老爱老养老的人情常理,按说简单到不能再简单,却要惊动村镇市三级组织,耗费众多公共资源,弄得至亲亲情跟深仇大恨一般不可消解,令人情何以堪。好歹,有两起案件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调解解决了,至今未再起纷争。另一起是判决结案,可怜的老人,还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孝子女。
法庭,作为社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道防线,注定要负命处理这些各级政府组织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。当然,这个重担是要落到法官们头上,法官也是人,并不比其他政府干部多个三头六臂,只是职业使命,让他们无以推脱。但他们毕竟是人,既有理性也有感性,也有处理棘手案件时的力不从心。特别是这些有悖人伦的拒不赡养老人纠纷,既让亲情在无情的法庭上忍受煎熬、拷问,也让法官爱憎分明的内心倍感愤怒,但又轻易不能发泄愤慨不满,因为法官的职业必须时刻保持中立、理性。
市场经济让人们物质上大幅度地富裕起来,但精神上的富裕并未同步,相反在价值多元化与利益的无度诉求下,一些人变得功利浮躁,缺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而无顾人伦亲情。法庭,作为公平正义的裁判所,社会不端的矫正器,日复一日见证、纠偏各种道德沦丧的社会怪象与人间奇闻,可谓见怪不怪、处变不惊,但撕裂的亲情,显然不能靠一纸判决来强制挽回,还需说服教育及社会力量的多方综治。面对人伦亲情一次次地被摆放在审判台上经受无情地煎熬与拷打,面对一个个古稀耄耋老人在法庭上被儿女们像个臭皮球一般,无比憎恶嫌弃地推来扔去,无论是对法庭、法官,还是对法官的一纸裁判而言,都依然是不堪承受之重!
 

您可能 感兴趣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